2015-12-20 Q帝
权谋分享
我们先看赵括出征前这段史记的记载:
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,论战谈略,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。有一次与他的父亲赵奢谈战阵布设之道,赵奢也难不倒他,但是也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。赵括的母亲询问其中原因,赵奢说:“战争,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,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。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,如果真用了他,使赵国惨败的,一定是他了。”等到赵括所率领的大军就要起程时,他母亲上书给赵孝成王说:“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。”赵孝成王问:“为什么?”回答说:“当初我侍奉他父亲,那时他是将军,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,被他认作朋友的数以百计,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,从接...
阅读全文>>
标签: 生存智慧 自保术 赵括权谋
评论(0)
浏览(7662)
2015-12-20 Q帝
权谋分享
孙子兵法成就了很多战将,但是其实也害死了很多人,尤其那句,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李牧,就是栽倒在这句话,成就了一个武将最为标准的死法。
看看书记怎么说:
赵王迁七年(前229),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,赵国派李牧和司马尚御敌。秦国用大笔金钱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,让他做反间的工作,进谗言说李牧、司马尚图谋反叛。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,李牧抗旨,赵王派人暗地里乘李牧没有防备就捉住了他,并把他杀了,还撤了司马尚的官职。
从这段简单的史料记载我们能够看到:
1、武将的标准死法:手有兵权,不听话,被诱杀。
越是简单的故事,越是能够指出故事的关键要素。李牧,手...
阅读全文>>
标签: 权力主动权 造反能力
评论(0)
浏览(6344)
2015-12-20 Q帝
权谋分享
新王上位,想提拔自己的亲信,用乐乘替代廉颇。廉颇心理不服,攻击乐乘,于是自己也逃往了。逃亡魏国后一直也是不被重用。事后尽管赵王还想启用廉颇,但廉颇因为自己的政治敏锐度低,唯一的一次机会也错过了。
看看史记怎么说:
廉颇在大梁住久了,魏国并不重用他,而赵国由于屡次受秦国的窘困,就想重新命他为将,廉颇也想再被赵国起用。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,看看他还能不能任职干事。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收买使臣,让他回来说廉颇的坏话。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,廉颇当着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、十斤肉,又披上铁甲骑上骏马,表示自己仍然健壮可用。赵国使臣回去向赵王报告说:“廉将军人虽老,饭量还不错。可是只跟我...
阅读全文>>
标签: 政治幼稚 政治敏锐度 政治阻力
评论(0)
浏览(6769)
2015-12-18 Q帝
权谋分享
历朝历代,在官场能够扳倒对手的都是派系问题,所谓的亲不亲,派系分。你是不是一派,你是否对领导忠心,这个都是大问题,一旦出现,就会各种手段搬到,拿下,但是这些都是水下潜规则,但是明面上,是需要有被公众接受的三大手段:
1、经济问题
经济问题,想来都是肃正对手的最好的武器,贪污,可以说是个屡试不爽的东西,每次都能查出来点东西,领导不怕你贪污,就怕你不听话,但是你不听话的话,别人不会用这个借口,而是把不当成回事的经济问题拿出来做文章。这个经济问题,说是个问题,就是个问题,说不是,就不是,这个尺度的拿捏,很关键,所以,大家都当成第一武器。
2、作风问题
...
阅读全文>>
标签: 扳倒对手 扳倒手段
评论(0)
浏览(9197)
2015-12-17 Q帝
权谋分享
权谋家和政治家有很大的区别,就是因为,他每天考虑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并处在不败之地,控制住局面,所以他日常有三种主要的工作。
1、危机判断。
权谋家的多疑是一个双刃剑的性格,一个是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,除掉潜在危险;另一个是不相信任何人,让自己压力很大。这多多少少的反映出来,权谋家工作的主要侧面,就是防御危险危机。只要保证自己能够把所有的危机,危险,都掐灭在萌芽之中,自己的组织就是安全的。所以权谋家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判断自己的对手所在,组织的风险所在,把握住这些,算是每天的日常工作。
2、驾驭矛盾。
任何一个组织都是有矛盾的,我们不要去试...
阅读全文>>
标签: 权谋家 权谋家工作
评论(0)
浏览(7509)
2015-12-17 Q帝
权谋分享
一个人被出卖,被背叛,被离弃,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自己受到了伤害,继而想去报复。每个人都拗不过自己的感情。
廉颇也是如此,自己有势力的时候,门庭若市,自己落寞的时候,门可罗雀。世态炎凉。当他东上再起的时候,那些离去的人又回来了。廉颇第一时间就想羞辱这些人,但是门客的一段话后,廉颇沉默了,这就是现实。
史记上明确记载了这段赤裸裸的交易对话:
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,失去权势的时候,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。等到再被重用当将军,门客们又都聚拢上来。廉颇很是感慨,要他们退去,门客告诉他:这没什么奇怪。现在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,您有权势,我们就跟随您,您没有权势,我们就离开,这本是买卖常理。...
阅读全文>>
标签: 交易 权谋交易 筹码交易
评论(0)
浏览(8748)
2015-12-15 Q帝
权谋分享
我看史书最喜欢上位史和发家史,因为从零到一的过程才是一个人最难的。中国人历来都是资源稀薄,人口众多,想从众人中冒出来,需要极大的能力和机遇。像那些独立创业起家的超级人才,刘邦,当朝太祖,这类人其实大多没有可供借鉴的上位史。因为抬不过观摩了。但是历史也给了能人的其他途径。那就是不断的跳槽,直到直到重视自己的人,比如陈平。还有就是找到自己的贵人,让他推荐,进入高层,比如李斯有吕不韦推荐到了皇帝身边,蔺相如有缪贤推荐进入了历史的高处。而有些人,采用出格的事情来进入领导视野,比如这次我们要分析的赵奢。
《史记*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说道:
赵奢,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。在收租税的时候,平原君家不肯缴纳,...
阅读全文>>
标签: 上位史 发家史 上位方法 发家办法
评论(0)
浏览(6676)
2015-12-14 Q帝
权谋分享
今天早上看了无限之光的帖子赵高该如何控制秦国:http://www.hanmou.com/thread-2461-1-1.html
看完后我忽然间有一个感觉,就是一个人在晚年必须是法家,给组织重压,给未来的新君提供给人才施恩的机会。
我就想,晚年时法家,那么早年和中年呢?
于是我豁然开朗:
1、一个组织早年应该是兵家。
孙子是兵家的代表,兵以诈立,兵者诡道也。伪诈是一个早年应该做的。
因为你的组织刚刚开始什么资源都没有,你需要不断的对外获取资源,而对外获取资源,通过平等的交换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,我们只能用一定的技术来掩盖不平等交易,让自己快速的崛起。
2、组织到了中期的时...
阅读全文>>
标签: 组织权谋 组织发展 权谋阶段
评论(0)
浏览(6598)
2015-12-14 Q帝
权谋分享
廉颇蔺相如列传看了不止一遍了,直到现在有权谋的视角去看这篇传记,我发现缪贤才是幕后的权力大鳄。因为廉颇、蔺相如都是缪贤的舍人,也就是说,赵国的文武顶梁柱都是缪贤的私臣。
缪贤作为宦官的最高领导,说明这个人对内廷已经到了巅峰,大内总管。而朝廷的重要顶梁柱都是他的嫡系。
而且赵惠文王对其推荐的话都言听计从,说明他对皇帝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。
这样的人,在赵国绝对的拥有者极高的地位,但是越是权谋大师,史记越是描述不详。圣人之道阴。所有的权谋家都是低调的。
缪贤才能有这么几个:
1、有识人的慧眼。
廉颇、蔺相如都是他的舍人,并在最关键的时候推荐给大王,且都做到了人尽其才。这样的人的识人,...
阅读全文>>
标签: 缪贤权谋 领导红人
评论(0)
浏览(15447)
2015-12-13 Q帝
权谋分享
一个组织的发展首先是个人才的问题,任人唯亲,还是任人唯贤,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大的课题,很多人提出的权谋方案是,乱用贤能,平用亲庸。但是这个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。
没有贤能的人,一个组织不会有发展,没有亲庸,一个组织不会稳定。
平衡发展和稳定的问题,汉谋书院认为可以采用三种权术结构调和。
1、上下结构。近贤远亲
上层用贤能的人,毕竟贤能的人就是在于带领一个组织的发展和前进,但是这样的人只能是留在上层,不能让他长出手脚,也就是说,基层应该用自己的人,队伍是自己人,那么根基是稳定的,上面的贤人的低忠诚度,想拉走基层几乎不可能。上贤下亲制约的结构,能够发挥...
阅读全文>>
标签: 组织权谋 组织权术 权术结构
评论(0)
浏览(678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