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业权谋:销售策略中的隐秘心理操控术!
推销电脑时附增价值百元的键盘,但是顾客可能心生不满,认为花费3000元才得此小优惠。然而若换一种表述,告知顾客只需额外支付20元,即可换购价值百元的键盘,他们便会觉得仅需20元便能获得百元之利,实乃大赚。
看到这一个销售故事,细细品味真的是如饮甘露!商家运用了一系列巧妙的心理策略来引导消费者决策,以下是具体解析:
一、框架控制策略
1、价值认知重塑:商家最初采用赠送键盘的方式,顾客将其视为 3000 元消费后的附属品,价值被严重低估,甚至引发不满。当改为 “20 元换购百元键盘” 表述时,成功扭转了顾客的价值认知框架。原本被忽视的键盘价值,因 “百元” 与 “20 元” 的鲜明对比,成为顾客眼中的超值福利。商家通过改变呈现方式,让顾客从关注电脑高价转变为聚焦换购的高性价比,巧妙重塑了顾客对交易价值的判断框架。
2、决策锚点转移:以赠送形式提供键盘,顾客的决策参考点是 3000 元电脑本身,赠品键盘在这个高价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。换购策略则将决策参考点转移到 “20 元换购价值百元物品”,使顾客不再纠结于电脑总价,而是基于换购的巨大价差做出决策。这种参考点的转移,让顾客更易接受交易,商家也达成了销售目的。
二、心理博弈策略
1、损失厌恶利用:在换购表述中,商家巧妙激活顾客的损失厌恶心理。“不换购就错失 80 元差价福利” 成为一种潜在损失威胁,顾客为避免这种损失,更倾向于支付 20 元换购。而在赠送场景下,没有这种损失暗示,顾客感受不到明显的利益得失,对赠品自然缺乏重视,甚至产生不满。
2、掌控参与诱导:换购策略给予顾客一种参与交易、掌控利益的错觉。顾客支付 20 元,会觉得是自己主动争取到了百元福利,增强了消费的自主性和掌控感。相比之下,赠送方式让顾客处于被动接受状态,缺乏参与感,难以激发其对赠品的积极态度。
三、信息遮蔽策略
1、成本信息隐藏:商家隐藏键盘真实成本,强调 “20 元换购百元键盘”。顾客无从知晓键盘真实成本或许远低于百元,甚至可能是包含在电脑总成本中的一部分。这种成本信息的遮蔽,让顾客只能依据商家提供的 “价值” 与 “价格” 对比来判断,从而更易接受换购方案。
2、价值信息强化:不断强化键盘 “价值百元” 这一信息,使顾客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换购的价差优势上。通过这种价值信息的单方面强化,顾客忽略了对商品实际价值和成本的深入思考,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,按照商家设定的思路做出决策 。
最后:商家还会巧妙地利用心理账户理论,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细分。把 3000 元的主消费归入 “必要支出” 心理账户,而将 20 元的附加消费巧妙地划入 “机会收益” 领域。这种划分方式触发了边际效用递增效应,消费者会觉得仅花费 20 元就能获得额外的价值,产生一种超线性的满足感。在这种心理作用下,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看似微不足道的附加消费,而商家则借此实现了利润的进一步增长。
热门文章
最新评论
- 何琦
不错!充满智慧!许多疑惑都解除了! - 沙丽平
谢谢,已购买!蛮好的!!! - Q帝
@小凯:早明白,早改变。 - 小凯
我是一个没有背景没任何关系的人可以说是社... - Q帝
@回到老家:美国有遗产税,捐赠可以免税,... - 回到老家
q帝,最近看见新闻有电商富翁捐款,过年期... - Q帝
@萧何:上厕所,让人过去,这是失职。 - 萧何
极端了,作为一个正常人这种情况怎么可能让... - 混混下场惨
看历史书,王君廓最后是被房玄龄集团给办了... - 说书场戏
石敬瑭本就是后唐的一个小军阀,跟着另一个... - 萧何
正如Q老师所说,每个人的经历不同、文化不... - 萧何
@索栎:幼稚了哈,中产属于社会阶级中的一... - 过来瞅瞅
背景,资源,关系,天赋,指导这些人人都有... - swinsk
太对了, 第3点尤其重要 - Q帝
@主流:历史上就一个豫让,而且死的很惨。 - 主流
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对第三条持否定态度,电视... - Q帝
@来了:是啊,能够找到一个对的门路,非常... - Q帝
@假年:是这个道理! - 来了
改善眼界,能力也难着呢,提着猪头找不到庙... - 假年
历史上教训也不少,王安石变法时就用了一批...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