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治通鉴解析:政治斗争,不懂这三要素就是做死!

2024-8-16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资治通鉴》第199卷 唐纪15 永徽元年

【原文】有洛阳人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,上立命斩之。无忌与褚遂良同心辅政,上亦尊礼二人,恭己以听之,故永徽之政,百姓阜安,有贞观之遗风。

【译文】有一个洛阳人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,高宗命令即刻处斩。无忌与褚遂良齐心协力辅佐高宗治理朝政,高宗也尊重礼遇二人,谦恭地听从二人的意见,故而永徽年间的朝政,百姓安康,有贞观朝的遗风。

【解析】是不是感觉很蠢,李弘泰盲目的开炮,自己直接葬送了性命。其实他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斗争的三要素:

1、斗争时机

唐高宗李治,能够顺利的上位,和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的力挺是密不可分的。尤其是李世民刚刚去世,李治还没有完全的接管政权,急需舅舅给自己助力,而长孙无忌刚刚成为军政一把手(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,需要说明的是,唐朝怕相权做大,都是“同”职位临时的,三品,位置不高的。)此时长孙无忌和李治还是政治蜜月期,此时想让皇帝打到长孙无忌,无异于天方夜谭。但是熟读历史的大家都知道,最后因为武则天的原因,李治和长孙无忌撕破脸,最终长孙无忌被逼自杀。如果李弘泰在武则天崛起的时候检举说不定就是功臣了,最起码不会死。所以,不能盲目开炮,要把握时机。

2、势力对比

即使后期李治的行为和权力被长孙无忌处处限制,李治也不是立即就能够打到长孙无忌的,而是通过一步步的势力变化,把中书舍人李义府、卫尉卿许敬宗、御史大夫崔义玄、中书舍人王德俭、大理丞袁公瑜等,拉入自己的势力。许敬宗与李义府均为成名甚早但时运不济之人,他两个打头阵,联名上书,举报中书令来济、侍中韩璦与褚遂良暗通款曲,此二人将褚遂良调至军事重地桂林是为建立外援,意图不轨。韩璦、来济、褚遂良被分别贬至振州、台州、爱州担任刺史。至此,朝中长孙一党被打压斥逐殆尽,唯留长孙无忌一人,势单力孤、回天乏术。完成势力对比就需要具体的点火了。

3、点火事件

有了杀心时机,又有了势力对比的转化,具体的彻底打到就需要一个点火事件,这个可以是直接找事,如果没事也可以通过外围的牵连找事,果不其然,许敬宗很快就找到了,打击长孙无忌的事情:显庆四年,许敬宗料理一桩朋党案,此案牵扯到朝中太子洗马韦季方与监察御史李巢。在许敬宗的言行逼供下,韦季方不堪重刑意图自杀,结果未遂。此时,许敬宗灵机一动,立即上奏高宗,说:“韦季方此番畏罪自杀,并非是因为他结党营私,而是欲图勾结长孙无忌陷害忠良,从而重掌朝政大权,而后伺机发动政变。怎料阴谋败露,这才有了韦季方自杀一事。”于是乎,对长孙无忌完成了点火,死亡进入倒计时。

所以看似简单的斗争,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控告书,而是背后复杂的政治操作,时、势、事一个都不能少,因为政治斗争你打倒的不是一个人,而是背后的一方势力。这就需要等待一定的时机,看到领导的心里变化,直到他厌恶出现杀机的时候,好比他想睡觉此时才能递上枕头。其次积极的剪除对方的政治势力,一步步的孤立起来,这个讲究的就是让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,让对手搞得少少的,直到完全的孤立,一个孤立的人,如果处理,其实就需要一个点火事件,完成最后的助推。

只不过有的时候,还需要一个道德外衣,比如李治杀舅舅,毕竟舆论不好。李治听到长孙无忌谋反,故作悲痛状,说:“我自己不忍杀舅。”而许敬宗,却不假思索地提到汉文帝时期的薄昭,说:“当初,薄昭犯下杀人之罪,汉文帝令百官哭悼,然后,大义灭亲将其诛杀。汉文帝这一做法,至今仍受天下人赞扬,并将汉文帝视为明君。长孙无忌将两朝大恩抛之脑后,意图谋反,比薄昭之罪更甚,今其阴谋败露,铁证如山,陛下还犹豫什么?古人言: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此事刻不容缓,望陛下早做定夺!”
许敬宗的一席话引经据典,无懈可击,一番劝说下,高宗也顺理成章地止住悲痛,下令将长孙无忌逮捕归案。在对话中,高宗都表现出悲痛非常,一副宽仁孝友的模样。但是,实际上,这只是许敬宗陪高宗做的一场秀,君臣二人配合的恰如其分。而这么做的目的,不过是为了保持高宗一贯的仁君形象,避免落下杀舅的历史骂名。

政治斗争就是这么完整的走完了程序。李弘泰如果看到这篇文章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莽撞和冲动呢?


标签: 政治斗争 剪除羽翼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