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鉴权谋:遇见难题让谁上,领导用人背后的权力算计!

2023-10-28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资治通鉴》第217卷 唐纪33

【原文】杨国忠问士之可为将者于左拾遗博平张镐及萧昕,镐、昕荐左赞善大夫永寿来瑱。丙午,以瑱为颍川太守。贼屡攻之,瑱前后破贼甚众,加本郡防御使,人谓之“来嚼铁”。

【译文】杨国忠问左拾遗博平人张镐与萧昕,文官中谁可以为将率兵讨叛,张镐与萧昕就推荐了左赞善大夫永寿人来瑱,丙午(二十三日),朝廷任命来瑱为颍川太守。叛军多次来攻城,来瑱前后击退敌人甚多,于是加封为本郡防御使,人们称他为“来嚼铁”。

【解析】面对来势汹汹的安史之乱的叛军,这个困难任务,完成了将是不世之功。让谁上?这对靠溜须拍马上位的大唐宰相杨国忠而言,是需要很深权谋计算的。

1、用人不能有隐患

因为杨国忠自己没有军方背景,如果使用原有将军,基本上就是相当于提拔了,不属于自己能够驾驭的人,这样的人如果成功了,自己不会把杨国忠放在眼里,如果输了,杨国忠也要承担任用的责任。杨国忠脑子里,能不能退敌是个重要的事,能不能驾驭也同样是重要的事。

不少初做领导的人,脑子里都只想着如何办成事,而不是这个人是不是好驾驭,是不是会感恩,所以往往使用了很多白眼狼,最终反噬了自己,给别人做了嫁衣。所以,用人不仅仅思考能不能办成事,而且还能够为己所用、所控。不过更多小人领导,即使事不办,也不能用外人,这就格局小了,事情办不成,组织不在了,自己毛将焉附?所以高人都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,而不是非此即彼。

2、用人不能被蒙蔽

既然准备启用文人带兵,这就需要找人推荐人才。这背后有这样几个技术难题。文人面对叛军,如果只问一个人,这样危险的任务,他会不会推荐自己的政敌去送死?杨国忠自己的用人策略,就变成了别人排除异己的工具。所以最好能精准的推荐,而不被蒙蔽?

朝堂上那么多人,杨国忠为什么只问了这两个人?看看他们的背景就知道杨国忠的用人之道的深意了。张镐出身汲郡张氏,是编撰政治名著《贞观政要》吴兢的学生,杨国忠的一手提拔出来的亲信。而萧昕做过兵部尚书。这两个人一个是熟悉文人的亲信,一个是做过军队的组织工作。两个人一起选择的人,必然是文人外加懂军事,符合条件。有阅历有信任的推荐,不仅专业,而且信息真实。

3、用人不能不放权

来瑱本是名将来曜之子,出身军旅世家,但现实只是东宫左赞善大夫,也就是太子的办公室主任。专业不对口,内心应该是比较压抑的人,如何能发挥出他的最大能量?激发一个人才最大的手段是什么,其实就是无限的信任,外加给与可以自由支配的权力。杨国忠直接一步到位,任命太守,实权大员。

来瑱从五品的小文官,直接变成了四品的太守,尽管是只提拔了一级,但是权力却是直接放大了无穷倍。财力物力人力均不受限制。杨国忠是懂得使用的,用人不疑的信任,破格提拔的知遇之恩。让来瑱一下子有了专业对口的机遇和手里的实权,所以很快就击退了叛军的多次冲锋。杨国忠立即就给了加本郡防御使,这不仅仅是对来瑱的认可,同事宣传“来嚼铁”其实也是杨国忠展示识人之明,给自己贴金。

经过上述权谋网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来,杨国忠对于识别人,使用人,宣传人的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。而不仅仅是我们眼里的奸臣形象。任何人能登上历史舞台,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,必有过人之处。我们么不能因为后期的失败而否认了能力,用列宁的话来说就是,不能再倒洗澡水的时候,把孩子也给倒掉了。学习别人的用人经验,为自己未来的成功铺路。

标签: 权谋用人 提拔人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