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治通鉴权谋:突发事件的多方算计,每个人都在想着如何利益最大化!

2021-7-15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资治通鉴》第217 唐纪33

【原文】初,户部尚书安思顺知禄山反谋,因入朝奏之。及禄山反,上以思顺先奏,不之罪也。哥舒翰素与之有隙,使人诈为禄山遗思顺书,于关门擒之以献,且数思顺七罪,请诛之。丙辰,思顺及弟太仆卿元贞皆坐死,家属徙岭外。杨国忠不能救,由是始畏翰。

【译文】起初,户部尚书安思顺得知安禄山要谋反,借入朝之机向玄宗奏报了此事。安禄山起兵反叛后,玄宗因为安思顺先已奏报,所以不加问罪。哥舒翰素来与安思顺有矛盾,于是就故意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,让人假装送信,然后在潼关城门口抓住此人,献给朝廷,而且列举了安思顺的七条罪状,请求玄宗杀了他。丙辰(初三),安思顺和他的弟弟太仆卿安元贞都因此事被处死。家人被流放到岭南。杨国忠无法救他们,因此开始畏惧哥舒翰。

【解析】权谋家讲究谋篇布局,处处做好准备,便于应对未来;但是面对突发事件,都会立即坐下来算计对自己的影响,精于趋利避害。安史之乱的爆发,成了各路权谋家,谋取利益的角逐场。我们看下各路精英都是怎么玩的:

1、安思顺避害的操作

安思顺和安禄山并没有血缘关系,但是两个人从小都是玩伴,尽管安思顺自己在京城做官,不排除他的优秀的个人军事能力,但是不能否认的一面,是安思顺和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一样,相当于人质。安思顺,为了避免自己受到牵连,主动揭发奏报安禄山造反。这不是他情愿检举,而是他基本上跑不掉,因为长安离范阳太远了,一个是现在的陕西,一个在河北。既然跑不掉,不如揭发能够自保。为了让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把握,安思顺还主动行贿宰相杨国忠,打通关系,说情。

2、唐玄宗的无奈选择

面对安思顺,唐玄宗内心是十分的不舒服的,想杀了他。从法理上,安思顺自己没有反叛的迹象,而且提前做个举报,没有任何的违规。从血缘上,安思顺和安禄山没有亲属关系,他不应该受到连坐。从成绩上,安思顺戍边40年,李光弼和郭子仪都是其曾经的部下,功劳很大。从关系上,必然杨国忠受贿之后,说情。从利害上,如果无缘无故的就这么杀了安思顺,以后会有不良的效果,会逼反更多的人。尽管唐玄宗内心十分的不舒服,但是还是忍住不杀安思顺。

3、哥舒翰的栽赃陷害

唐玄宗不杀安思顺,不是皇帝不想杀他,而是找不到合理的借口和理由。哥舒翰敏锐的看到了落井下石的机会。哥舒翰和安思顺之前就有很大的矛盾,这次利用机会报复属于常规操作。但是哥舒翰来陷害安思顺,也是迎合了领导心思,不但不会有后遗症,而且还会得到唐玄宗的认可。在操作手法上,哥舒翰,伪造信件,栽赃陷害,直接列出七大罪状。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。唐玄宗这时候,不会再去调查什么真假,直接杀了安思顺,出事也是哥舒翰陷害,没有人指责唐玄宗。

4、杨国忠的受贿心思

杨国忠这个时候敢替安思顺求情呢?这背后,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安思顺的巨额行贿。不过作为权谋家的杨国忠不仅仅是因为钱的问题,重要的是,杨国忠精通唐玄宗的心理,知道表面的理由杀不了安思顺,自己顺水推舟。事实上,唐玄宗一开始也确实放过了安思顺。但是随着哥舒翰出来搅局,杨国忠求情的性质就变了,就想测试自己主动拉拢的哥舒翰,是不是和自己一心。但是自己的求情没有起作用,于是杨国忠就认为,自己推荐做大将的握有兵权哥舒翰极大的可能反对自己,因此有害怕心理。

5、安禄山扔心理包袱

安思顺为什么会提前知道安禄山要造反?绝非是自己有什么暗线或是推理出来的。最大的可能就是安禄山派人告诉他的,让他提前做好准备。这样安禄山就自己卸下了对自己朋友的道德包袱,也让追随自己的其他人感觉有情有义,而不是置之不顾。实际上,安禄山根本不会管安思顺死不死,或是据不举报,因为造反的事情,早已做好了各种准备,唐玄宗知道不知道,什么时候知道,已经不重要了。所以,安禄山告诉安思顺,自己能卸下道德压力,还不会有后遗症,何乐而不为呢?

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看到,一个突发事件,每个人都围绕事件的利益变动来为己所用,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或是伤害最小化。但是为什么最后安思顺死了呢,主要是此时,唐朝政府,面对安史之乱,唯一此时能够拿的出手的统帅就是哥舒翰,用人之际,不可能不为他除掉政敌,对他也是安抚,也是示好,也是顺应最大的势力。不然哥舒翰撂挑子怎么办?所以,最终安思顺的死,唐玄宗有很大的责任,但是主要的推动力还是来自哥舒翰。哥舒翰利用自己被重用之际,除了口恶气。

标签: 权谋分析 政治分析 各方利益博弈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