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史通鉴:在权力面前可以犯错,但是绝对不能撒谎!

2021-3-25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宋史》第286卷 列传45

【原文】(鲁)宗道为人刚直,疾恶少容,遇事敢言,不为小谨。为谕德时,居近酒肆,尝微行就饮肆中,偶宋真宗亟召,使者及门,久之,宗道方自酒肆来。使者先入,约曰:“即上怪公来迟,何以为对?”宗道曰:“第以实言对。”使者曰:“然则公当得罪。”曰:“饮酒,人之常情;欺君,臣子之大罪也。”真宗果问,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。帝诘之。谢曰:“有故人自乡里来,臣家贫无杯盘,故就酒家饮。”帝以为忠实可大用。

【译文】鲁宗道做人刚正、正直,嫉恶如仇不肯容忍,遇到事情敢于直言,不拘谨。作教育太子的官时,家住得离酒店很近,有一次穿着便衣到酒店中,恰巧真宗急召(鲁宗道)入宫,使者到了门,过了很久,鲁宗道才从酒店回来。使者先回宫了,约定说:“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,用什么来回答?”鲁宗道说:“(你)只管说实话。”使者说:“要是这样你会有罪的。”(鲁宗道)说:“喝酒,人之常情。欺骗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啊!”真宗果真问了,使者就把鲁宗道所说的全部告诉了皇上。皇帝问了鲁宗道,他(“他”指鲁宗道)(向皇上)谢罪说:“有老朋友从乡里来,我家贫穷得没有杯盘,所以就到酒店去喝酒。”皇帝认为鲁宗道忠诚,诚实,可以重用。

【解析】自己犯了错,面对领导,是坦诚还是掩饰?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抉择困境,其实在权力眼里,你的事实错误可以原谅,但是欺骗权力无法饶恕。事实错误是个成本的问题,欺骗权力是忠诚的问题。鲁道宗为人刚直,却还能够步步高升,主要原因就是,嫉恶如仇的性格下,从来不违背权力规律。我们详细分析这一段背后的内涵:

1、撒谎掩饰,会被使者抓住把柄。

表面上使者是在为鲁道宗考虑,找个借口,能替鲁道宗掩饰,让皇帝焦急等待的错误。但是,如果鲁道宗这么做了,就犯了欺君之罪,而这个罪名随时可能让鲁道宗吃不了兜着走,这个使者,就相当于抓住了鲁道宗的把柄,任何时候都可以以此为要挟,求其办事。鲁道宗就被把柄裹挟,从而被使者掌控。所以这个鲁道宗知道,撒谎是绝对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,因此直接拒绝了使者的建议。而从另外一个方面讲,使者这样做,十分的权谋,鲁道宗你不同意,我给了你人情;你一旦同意,我抓住了把柄!

2、坦诚事实,是深刻的利益计算。

鲁道宗为什么不怕给皇帝说出事实真相呢,因为这也是在他心里有了深刻的利益计算。第一就是展示清正,自己作为高官,在家里却没有可以直接招待客人的食物,可见平时多么的清廉,不贪污受贿。第二,重视感情,从乡里来的老朋友,富贵之后不忘本,能够依然和贫贱的老友保持关系,说明拥有极高的人品。第三,表达忠诚。即使自己宁愿受到指责和处罚,也不愿意欺瞒皇帝,永远把忠心放在第一位。第四,最小代价。即使被处罚,迟到这事,也不过是几句批评而已。所以,鲁道宗胸有成竹。

3、刚直性格,从不违背权力规律。

这段材料上去就来了一段材料“为人刚直,疾恶少容,遇事敢言,不为小谨。”这就是先入为主的,让大家认为,他不说谎是因为个人的道德品质,自然而然的,就忽视了他背后的权谋算计。如果简单的把鲁道宗成功的原因归结于道德品质,就很难走错路。大多数人,性格刚直,看不惯的东西都会直抒胸臆,不管是不是领导,是不是权力。而实际上,鲁道宗是因为权谋计算的结果,表现出的刚正,而不是道德修养的自我约束,表现出的刚正。因此,他不性格受到皇帝青睐,而是精通权力心思,赢得信任。

鲁道宗在宋史上还有一段有意思的评价“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,宗道屡于帝前折之。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,目为‘鱼头参政’,因其姓,且言骨鲠如鱼头也。”大家都认为鲁道宗是刺头,还赢得了“鱼头参政”的美名,其实本质,是鲁道宗从来不违背皇帝,都是替皇帝当打手,无论是攻击曹利用,还是打击其他贵戚,都是在维护皇帝的权力。皇帝怎么会不喜欢他?因此,大家要记住,无论什么性格的人都有成功的,主要原因不是性格,是因为精通权力心思!

标签: 权力规律 权力性格 权力心思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