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史稿通鉴:伺候领导,就要做好挨批评的准备!

2020-8-21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清史稿》第9卷 世宗本纪

【原文二月壬子,上见沿道安设水缸,蓄水洒道。上谕之曰:“跸路所经,虽有微尘何碍。地方官当以牧养生民为重。若移奉上之心以抚百姓,岂不善乎?”癸丑,上还京。

【译文】二月份,雍正出巡,看到路边两侧都设置有水缸,为了给街道洒水用。雍正于是告诫官员:“皇帝走的路,即使有细微的尘土,不是大事。地方官,要以老百姓为重。如果把迎合上级的用心程度,来照顾百姓,岂不是更好?”癸丑,皇帝回到京城!

【解析】皇帝说的好听,如果真的是尘土飞扬,这些沿途服务的官员,就不是挨批评的问题,而是掉脑袋了。即使皇帝批评,下属官员依然还会这么做。因为作为领导,面子和里子都要,所以形成了独特的官场文化,领导一边批评,一边享受;下属,一面道歉,一面坚持。这背后都有自己的逻辑算计:

1、权力的自私性和公众性,在冲突中的兼顾。

权力本身具有两面性,一个是代表了大众的集体利益,另一方面权力依附于人本身而存在。公器和自私之间必然有矛盾。如果雍正皇帝,甘心享受下属官员的这种劳民伤财的活动,这会带来不良的舆论导向,进而丧失民心。所以,雍正皇帝必然,要批评下属的迎合行为,让他们多位百姓做事。这样能消弭老百姓的怨气,认为是官员的拍马行为,而不是皇帝的意思。雍正,享受了下属的恭敬,同时赢得了民心。作为领导对任何下级,当众讨好自身的行为,都要批评,这是权力公器的必然表现。

2、下属服务领导过程中的,两害相权取其轻。

那么作为下级,当众替领导服务,而且受到批评,是不是会觉得委屈?或者吸取教训,下次不在迎合领导,真正的专心对老百姓好,就行了呢?如果真的是这样,做下属的就是大错特错。如果下级面对领导的批评抱怨,这是对领导的不尊重;如果不讨好领导,对百姓好,这对和领导争夺民心,这是对权力的潜在威胁。因此,即使下级官员,明知道这样做,雍正皇帝会当众批评,但依然乐此不疲,因为如果真的按照雍正的指示办的话,就是藐视权力,这个后果更可怕。所以,两害相权之后,讨好是必然选择。

3、官场最为讲究形式主义,各自走各自的路。

于是,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,就是认认真真走形式,踏踏实实搞过场。领导内心要享受,各种特殊的待遇和享受,面子也要树立,各种高大上,伟光正形象。而下级呢,也要积极地对权力臣服,不断的迎合领导需求,即使被批评,依然积极地为领导服务,痴心不改。最常见的就是接待领导,领导说,现在提倡俭省节约,不能奢侈浪费,午餐就简单点。如果作为下级,真的搞得很简单,来个四菜一汤,清汤寡水,领导会口头表扬。不过,接下来,就请面对疾风吧,领导不会给这样的下级,好果子吃。

所以,经过权谋网上述的分析,我们一定要搞明白一个问题,很多时候,涉及到领导个人享受的,尽管受到批评,不一定就代表领导真的讨厌,而是作为领导的形象不能不公开这样做。为了大众的利益,而损害领导的利益,即使,领导嘴上不说,还可能表扬,但是从内心里,早已把这样的下级,在心里拉入了黑名单。这就是真实的职场心理,大家不熟悉,只看表面,永远摸不透真正的规律!

 

标签: 权力规律 权力心思 权力人格

评论:

贝壳
2020-08-22 00:45
皇帝和领导是俩概念,参考明朝言官,科道御史,给事中们,对内阁首辅,司礼监掌印太监也是一脸不服,海瑞作为户部官员当厅骂户部尚书为庸官。
Q帝
2020-08-22 09:56
@贝壳:除了会骂一骂,还能怎样?海瑞做了什么贡献,他做的事情,恐怕严嵩的百分之一都不到。做事的人,从来都是忍受着非议,而坐而论道的人,简单的骂一骂,只需要勇气,这个谁做不到?海瑞也就是明朝的最大的键盘侠而已。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