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史通鉴:职场中,上级给礼物收还是不收?

2020-5-5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宋史》第262卷 刘温叟传

【原文太宗在晋邸,闻其清介,遣吏遗钱五百千,温叟受之,贮厅西舍中,令府吏封署而去。明年重午,又送角黍、执扇,所遣吏即送钱者,视西舍封识宛然,还以白太宗。太宗曰;“我钱尚不用,况他人乎?昔日纳之,是不欲拒我也;今周岁不启封,其苦节愈见。”命吏辇归邸。是秋,太宗侍宴后苑,因论当世名节士,具道温叟前事,太祖再三赏叹。

【译文】宋太宗赵光义,在任晋王时,听说他清正耿直,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,刘温叟接受下来,存放在厅西舍房中,命令府吏封署后离去。第二年重午节,太宗又派人送去角黍、执扇,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。看见西舍封记还在,回来后告诉太宗。太宗说:“我的钱他尚且不用,何况是他人的钱?从前接受下来,是不想拒绝我;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封,他的清节越是明显。”命令官吏把所送物品载回。这年秋天,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,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,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,宋太祖赵匡胤再三叹赏。

【解析】通常都是下级给上级送礼,而如果上级主动给下级礼物,岂不是要受宠若惊?感恩戴德?为什么作为权谋高人的刘温叟面对上级送来的礼物这般态度?这背后是如何的算计?权谋网给大家,细细分析:

1、刘温叟的尴尬

一臣不事二主,刘温叟面对二把手的赵光义的送来的礼物,很明显,这是对自己的拉拢,如果自己接受了,这几乎就和赵光义站在同一条船上,被皇帝知道了,会认为是私下结党,未来前途难保。但是如果自己不接受礼物,这是上级给你脸,不要脸。接下来也是会被出处设绊子,给小鞋穿。接受礼物,未来有麻烦,不接受礼物,可能立即就有麻烦。于是,刘温叟不能直接驳了赵光义的面子。所以,直接接受下来,但是直接封存不敢动。角黍就是我们说的粽子,向这些易坏的食物,他都直接封存,不敢吃。

2、赵光义的高明

赵光义得知刘温叟,接受而不用自己的礼物,内心其实非常复杂,一来厌恶他,不为自己所用,二来敬佩他,做事有智慧。于是赵光义,明白这样不为自己所用的人,那些东西就没有必要放在那里浪费了,直接拉了回来。难点在于,这事赵光义不应该烂在肚子里不说吗?这样想,其实就低估了赵光义的权谋水平了,他给太宗说这件事,其实是想给自己一个台阶下,能够把礼物送出去,再拉回来,绝对对自身的威望有损失,而且自己的皇帝哥哥赵光胤应该已经知道并怀疑自己,只能摊开说,才不会被猜忌。

3、宋太祖的通透

这种送礼物给刘温叟,然后拉回来,这种事情,必定会传的纷纷扬扬,宋太祖不会不知道赵光义的这个动作,内心对其私下拉拢人的行为,只能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暗中提高警惕。毕竟送送礼物这件事情,还不能够直接上纲上线。这次宴会很诡异。如果是赵光义主动谈及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,这是他想表明自己的没有私心。如果是赵匡胤主动提及这个话题,其实就是想敲打赵匡义,看看他是不是会回避隐瞒,如果回避隐瞒就是有结党私心,如果没有,就是正常交往。确认都没私心,于是太祖很开心。

这就是三个高手之间的交锋,刘温叟没有得罪人,赢得名士的头衔。赵光义,通过直接公开详细的解释和刘温叟的交往,向皇帝展示了透明度,避免了私下结党的猜忌。而宋太祖赵匡胤,也通过话题引导做了敲打试探,确认了自己的权力稳定。算是高手之间,皆大欢喜的局面。这就是高手之间的政治智慧。

【附录】 风一样的男子留言:我抽一早晨的时间,我把他的列传读了一把。这个人就是两个字谨慎!祖辈都是高官,唐代有一位丞相。能延续到他这一代,我感觉这个家庭的政治家风,以谨慎为本,事事谨慎机敏。所以他在宋朝,一直挂靠御史台,行驶监督权力。当然行驶权力的途中,必然会引发种种矛盾,他人利益的危害。所以,每一步很艰难,如履薄冰。从他本质分析这个事,就显示出来,这个人的职权处事,从某方面因而借鉴。当太宗去给他东西,我多半觉得这是在试探他,他不能不要,要了也要想办法,让太宗知道是怎么回事,保持清廉,此人心府之深不可测。至于太宗给太祖主动说这件事,也是澄清他不是在施恩,而是在试探。这充满了各种关系的理解。当然,有些事情,并不是一举一得,而是一举三得,太宗权谋手段值得借鉴。就这一段,就深了好大一会,24史真伟大。

标签: 权力稳定 权力透明 上级送礼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