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史通鉴:无论真相是什么,政治错误,一票否决!

2020-4-7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明史》第139卷 列传27

【原文曾秉正,南昌人。洪武初,荐授海州学正。九年,以天变诏群臣言事。秉正上疏数千言。帝嘉之,召为思文监丞。未几,改刑部主事。十年擢陕西参政。会初置通政司,即以秉正为使。在位数言事,帝颇优容之。寻竟以忤旨罢。贫不能归,鬻其四岁女。帝闻大怒,置腐刑,不知所终。

【译文】曾秉正,南昌人,朱元璋初年,在海州做教育局长,洪武九年,有天灾,古代讲究天人合一,天灾就是对执政能力的怀疑,这时候,曾秉正援引经典文献,替朱元璋解围。朱元璋一高兴,立即给他升官。没几天,又改成最高院副院长。短短一年后,调任陕西三把手,等到设置通政司。于是让曾秉正做了一把手。通政司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信访局。朱元璋特别喜欢他。后来不知道曾秉正哪根筋错了,挑起华夷之辩。挑起明朝内部的民族矛盾,这样刚刚稳定下来的朱元璋,特别反感。于是打发曾秉正回老家。从南京到南昌不过600多公里。这在现在来说不算什么,高铁两个多小时就到,可在当时的条件下也得走个半月是吧,这一下可吧曾秉正苦惨了;为什么呢?因为兜里没钱啊?虽然当官那么多年可是明朝的工资少啊,现在当三品官,虽然工资高点但也没当多久啊。现在突然失业怎么办呢?这个时候曾秉正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,这也是他悲惨人生的开始,一番纠结之下为了不拖累全家他将自己的女儿卖了,刚踏上回家的路,朱元璋就听眼线汇报了,朱元璋一听之下顿时大怒,既然你这么不想要后代了那你就不要在生了!于是曾秉正被判了腐刑,从此沦为太监。再后来消失在明朝的历史之中!

【解析】曾秉正一个清官,穷的毫无积蓄,卖了女儿,才凑够了回家的路费。所有看过这一段明史的,都认为,这是侧面反向了明朝官员的收入很低,逼着他们不得不贪污。还有就是,大家认为朱元璋维护儒家价值观,觉的曾秉正不顾人伦,平时的清正廉洁都是虚伪的,所以直接阉了他。其实,这都是假象,只有懂得了政治,才能看明白这一段。

1、成也政治,败也政治

因为朱元璋自认为大明管理的很好,但是出现天灾,这让朱元璋十分不安,因为一个平民上位的皇帝,天灾对其政权合法性是个打击,天不眷顾,让大家内心议论纷纷。于是曾秉正,立即有理有据的论证了,天下有变,是提醒新王朝要除旧布新,改革元朝留下的错误。朱元璋觉得他为自己的合法性做出了贡献,维护了皇权,立即提拔。

但是,《明太祖实录》记载,曾秉正提出要求你汉化的北方少数民族不能使用汉姓,改回原来的姓氏。对少数民族列为蛮夷,要严防死守。这让刚刚稳定的大明政权,一下子炸开了锅。朱元璋认为他这是破坏民族团结,必须给稳定民心,于是不得不公开开除曾秉正,让他回家,表明皇帝维护天下一家,是天下共主的政治决心。一个蹿红的政治新星,就此沦落。

曾秉正维护了权力的稳定和政治的合法性,于是被迅速的提升,而他陈腐的儒家知识,让他看不清朱元璋此时的政治需要,就是稳定战后的政权,所以,快速的陨落。官场就是如此,领导的心思就是最大的政治,领导的需要就是最高的政治。

2、卖女回家,打脸皇帝

圣旨让他返乡,根据封建法律,不按期回乡就是抗旨,抗旨可是要满门抄斩的,而以他当时的经济状况,而当时明朝的官俸禄为历代最低,想要离开就必须想办法凑钱。大家可能要问,他堂堂三品大员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部级干部,真的有这么惨吗?

其实按照记载,当年的三品官的收入是35石粮食,而这35石粮食,却不是以实物或者是银两支付的,而是以朝廷为了推行的一种纸币“宝钞”来支付的,这在当时普遍以金银为交易手段宝钞在人们看来就是个骗人的东西,再加上朱元璋可没有什么“经济学学位”不懂纸币的奥秘,自己印钱发工资,这种纸币自然就成了烂大街的东西了。让很多官员们拿着宝钞,却买不到任何东西,于是变得越来越穷。

曾秉正表面上是违背的人伦,其实这是实实在在的打脸朱元璋。堂堂大明的正三品,没有回家的路费。这个就是指责朱元璋工资太低,打脸明朝经济无能,这个朱元璋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忍受的。而且通过卖女儿的这样的极端事件,更加成了官场丑闻。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借人伦下手。

3、清官无友,孤立无援

不少人会想,非要卖女儿?借钱哪?其实曾秉正在官场是借不到钱的。第一,他是迅速蹿红的官员,没有政治根基,大家都嫉妒这样快速红得发紫的人。你在职场奋斗5年,位置没动,新来的3年就到你头上了,任何人都会不舒服。第二是,他犯得是政治错误。朱元璋的脾气大家都知道,谁帮曾秉正就是和皇帝唱对台戏,必受牵连,没人冒头。第三,就是他做官都没多少钱,他未来也可能还不上。

这借不来钱还只是个表象问题,本质是作为一个清官,没有朋友。为什么清官没朋友呢?首先,他是清官,自然不会同流合污,不能和别人组成利益联盟,所以大家都没有必要帮助和自己没利益关系的人。其次,他是教育系统出来的,性格清高,自然不合群,君子群而不党。他不善于交朋友。最后,趋利避害,就是没利益,没感情,大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曾秉正,出问题,孤立无援。

所以我们在职场,一定要打造好自己的利益共同体。只有大家一荣同荣,一损共损,才能够,出现问题的时候,大家集体的援救。至于曾秉正,为官时间短,不足以打造联盟,但是还是有翻身机会的,就是他主持的通政司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,这是掌握官员把柄的最好机会,如果善加利用,自然关键时候敲诈一笔,也不会走到卖儿鬻女的道路。

经过上述的分析,我能够看看出来,这在曾秉正认为自己做了最佳的选择,也不伤害任何人的卖女儿行为,但是恰恰政治不正确,惹的朱元璋勃然大怒,最终被阉割,而消失在帝国的政坛。这就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政治教训,我们不仅仅考虑事实正确,更要考虑政治正确。事实你做的很对,但是你不懂帝王心思,不懂政治大局,必然被收拾。

 

标签: 帝王心思 政治教训 政治大局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