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治通鉴职场智慧:小人物选择追随领导,必须遵守的三大原则!

2019-5-21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资治通鉴》第115卷 晋纪37

【原文】庚戌,以刘毅为卫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毅爱才好士,当世名流莫不辐凑,独扬州主簿吴郡张不往。或问之,曰:“主公命世人杰,何烦多问!”

【译文】庚戌(二十一日),东晋任命刘毅为卫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刘毅爱好人才,喜欢读书人,所以,当时的知名人士几乎没有不聚集到他身边去的,惟独只有扬州主簿吴郡人张邵不去。有人问他为什么,张邵说:“我的主公刘裕是应运而生的人中豪杰,哪里还用多问!”

【解析】权力原理一向如此,一致对外的时候,大家能够精诚合作,但是外敌结束后,内部就开始了权力斗争,直到一个人完全胜出。权谋家几乎都洞悉这个原理,所以,在合作的时候就开始了自身内部的势力构建,为即将到来的内斗做好准备。刘毅和刘裕是拜把兄弟,一起起兵消灭了的东晋桓玄的叛乱。很显然,外敌结束后,刘毅和刘裕之间必然一战。大家都在为将来做准备,人才也开始了站队,选择自己的认为能够成就大事的领导来追随。而扬州主簿张邵也面临自己的人生选择。

刘裕和刘毅之间选择谁,是大问题,选对了,未来荣华富贵,选错了,人头落地。最终张邵选择了刘裕。他给出的理由是“主公命世人杰,何烦多问!”刘裕是不世出的人杰,选择他还用说吗?这只是一个吹捧的语句,其实他的内心的计算过程才是我们最该研究的,这也是选领导的核心原则:

1、顶头上司

首先,刘裕是扬州刺史。而张邵是主簿,他也就是刘裕的秘书。刘裕是他的顶头上司。

很多人说,为什么第一原则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来追随啊,看着他都不舒服,其实任何人看自己的领导都会不舒服,职场不是交朋友,而是谋利益。顶头上司是你能够接触的最近的领导,近水楼台先得月。飞到万不得已,不能换队,因为直系的上下级之间有天然的派系属性。跟随好自己的顶头上司,也是体现自己能力和忠诚的最佳的机会。任何领导都喜欢这样的人。反面来说,你不追随自己的领导。会给人吃里扒外的感觉,这种人走到哪里别人都不会深度信任,而且一旦被自己的顶头上司发觉对他不忠,那么很快,外面的好处还没有得到,眼前的小鞋就穿上了。得不偿失。所以张邵首选刘裕而不是刘毅这是最基本的原则。这是从眼前的趋利避害入手的。

2、核心资源

其次,当时东晋时代的扬州,是当时没有被战乱破坏的最大的城市,资源实力强大。

一个领导能不能最大,最核心的还是其拥有的资源,职场上资源比什么都重要,资金,权力,靠山,等等,都决定了一个领导能不能走更远的标志。而不能只看表面的头衔和位置。这些东西都是虚的。刘毅被任命为卫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这可以说是风光无限,很多人便以为必须追随这样的人。所以都聚集在了刘毅的身边。其实这时候刘裕掌控者东晋最为富庶的扬州,手中还握有能征善战的北府兵,这些人都是跟随刘裕南征北战,多次剿灭卢循叛乱和击败桓玄的老兵。刘裕和这些人有着及其深厚的革命友谊。所以,刘裕拥有富庶的扬州,又手握实力军队,这样的人斗争时怎会失败?因此,选择要追随的领导,不能只看虚名,而是看是不是拥有核心的资源。

3、能力验证

最后,当大家都去追随某个人的时候,自己本身能力不突出,直接过去,也是没多大好处。

但凡需要烧冷灶的,就是自己不是领导的嫡系,又没有特别突出的能力和背景,还不能提供特殊的价值,这时候,热灶是轮不上的。只能烧冷灶。当大家都觉得刘毅很有魅力,趋之如骛的时候,作为不起眼的地方秘书,即使想巴结,也不会进入别人的视野。都不看好刘裕,这时候,站在刘裕身边,才是最佳的策略,别人的资源再多,分不给你也没用,刘裕资源再少,因为是冷灶,自己作为小人物,也能分的更多。烧冷灶核心的就是要看重领导者的能力。这个能力必须是已经验证过的能力。因为一个被验证过有能力的人,这样的人终将会崛起。而刘裕作为名将,以及灭桓玄的首义者,可以说是能力卓著。这样的人,成就大的事业是迟早的事情。

所以,我们从这简短的这段通鉴材料能够看出来,张邵在刘毅和刘裕之间做出了选择。可见其谋略思维的敏锐度。大家可能很想知道张邵的结局,没错,他未来成为了刘裕的心腹谋士。成为南朝宋的开国功臣。刘裕称帝后,以佐命功,受封临沮伯,食邑六百户,加左卫将军。刘裕临终前,以张邵为湘州刺史。一个小人物成为了一方诸侯。这就是跟对人的好处。

标签: 追随原则 领导人 验证的能力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