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谋通鉴: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妙计!

2019-4-27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资治通鉴》第112卷 晋纪34

【原文】备德母及兄纳皆在长安,备德遣平原人杜弘往访之。弘曰:“臣至长安,若不奉太后动止,当西如张掖,以死为效。臣父雄年逾六十,乞本县之禄以申乌鸟之情。”中书令张华曰:“杜弘未行而求禄,要君之罪大矣。”备德曰:“弘为君迎母,为父求禄,忠孝备矣,何罪之有!”以雄为平原令。弘至张掖,为盗所杀。

【译文】 南燕皇帝慕容备德的母亲和哥哥慕容纳,都留在长安居住,慕容备德派遣平原人杜弘前去探望他们。杜弘说:“我到长安之后,如果找不到太后,不能了解太后们的身体生活等情况,那么,我会向西再到张掖去打听,尽全力完成任务,一直到死。但是,我的父亲杜雄,年龄已经过了六十岁,我请求陛下能给他一个做本县县令的俸禄,这样,才可以代我表明象乌鸦反哺那样的孝敬父母的心情。”中书令张华说:“杜弘还没有走,便事先请求俸禄,这样要挟君王,罪过太大了。”慕容备德却说:“杜弘既然为君主去寻找、迎接母亲,为自己的老父亲请求俸禄,可以说是忠孝两全了,有什么罪过呢?”果然任命杜雄为平原县令。杜弘到达张掖之后,就被强盗杀害了。

【背景】慕容备德早年在苻坚部下仁智,做过张掖太守,后来反叛苻坚随慕容垂东行,另立后燕,此时的张掖是沮渠蒙逊创建的北凉国辖区。

【解析】我们在职场,有时候必须面临这样的尴尬,必须接受,自己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,该怎么办?此时要考虑的就不是完成任务了,而是如何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这段通鉴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历史上权谋家通用的操作思路:

1、事情的疑点

慕容备德自己称帝之后,准备接回自己的母亲和兄长,这个任务交给了杜弘,杜弘此时的身份是平原人,只说了身份,没有官职,从他接受任务向慕容备德为自己的父亲求取最低官职县令的俸禄,可见位置并不高。财力并不强。家族并不大。这样的人,跨国去寻找皇帝的亲人,在东晋十六国的战乱年代,难度可想而知。

尤其是不可能带更多的人和辎重,太招摇,直接在半道说不定就被劫杀了。更不能明目张胆的表明政治身份,去进行找人行动,这样慕容备德直接通过外交手段来要人了,何必让他去找?公开找回提高找到的成本,会被敌对方的政治势力所要挟。因此杜弘就需要偷偷的去找皇帝的至亲。

皇帝为什么不找个知名人士,或是战将去执行这样的任务呢,其实目的也是不想被人关注到,如果选派显贵执行这样的秘密任务,目标太大,关注度太高,很容易在国外被人认出来,从而被猜测出,行动的目的。所以,皇帝准备低调的,秘密的让这个小人物去执行接回太后和皇帝哥哥的行动。而且不给太多的支持和态度。难度系数五颗星。

2、真实的操作

杜弘面对皇帝给自己安排的任务,待遇低,难度大,时间长,要保密,自己又没太大的能量,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而且杜弘几乎没有任何拒绝皇帝的理由。自己各种推脱,这样皇帝立即杀了他,皇帝的亲妈的事情,你都不积极,要你何用?杜弘只能无条件直接接受。

结果只有两个,找到太后和找不到太后。找不到太后,没有完成任务,回来是个死,办事不利要你何用?找到太后,带会南燕依然是困难重重,路上有个意外,太后死了,杜弘回来,还是个死。如果顺利带回来,路上照顾不周,太后几句埋怨,杜弘还是个死。

其实杜弘基本没有能力带会太后和皇帝的哥哥,所以,杜弘临走之前,就要求皇帝安排自己的父亲,这样,到了张掖这个边远混乱的地方直接伪造个被盗贼杀害的现场,这样一身殉职,皇帝也会内疚。就是这么出去一趟,给自己父亲谋取了官职俸禄,自己拿着项目经费,安全消失。

3、背后的原理

为什么说,杜弘的死是个假象呢,其实这就是处理两难事情的策略。既然都是死,不如以身殉职。这样还是能够换取皇帝的理解和同情。既然决定自己要以身殉职的方式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所以就必须提前为自己谋取各种待遇。这样消失之后才能利益最大化。

历史上其实并不鲜见,比如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,秦国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来和赵国决战,老将廉颇都只能坚守,皇帝要换上赵括去冲锋。明知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赵括也是,让母亲阻止任命,摆脱了灭族,又在战前向皇帝要了很多的钱。给家里分了。最后战败,消失。

在职场,我们接受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需要完成任务,自己的条件不具备,完不成就会成为众矢之的,被开除。怎么办,只能在这时候提要求,然后在工作中表现的特别积极,最终积劳成疾,伪装有病,为工作牺牲了健康,无法再执行工作,可以合理的让自己摆脱任务。

最终要说的是,对于杜弘的这个要求,张华立即就指出了,这是和领导谈条件,这是违背权力原理的。这是要挟。必须处理。其实这不是张华在陷害杜弘,而是想帮他,这事如果被处罚,也就不用去完成这必死的的任务了。这叫两害相权取其轻。

标签: 两害相权 两难选择 操作思路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