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治通鉴政治计谋:虚晃一枪的妙用!

2019-4-22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资治通鉴》第111卷 晋纪33

【原文燕辽西太守李朗在郡十年,威行境内,恐燕主盛疑之,累征不赴。以其家在龙城,未敢显叛,阴召魏兵,许以郡降魏;遣使驰诣龙城,广张寇势。盛曰:“此必诈也。”召使者诘问,果无事实。盛尽灭朗族;丁酉,遣辅国将军李旱讨之。 燕李旱行至建安,燕主盛急召之,君臣莫测其故。九月,辛未,复遣之。李朗闻其家被诛,拥二千余户以自固;及闻旱还,谓有内变,不复设备,留其子养守令支,自迎魏师于北平。壬子,旱袭令支,克之,遣广威将军孟广平追及朗于无终,斩之。

【译文]后燕辽西太守李朗,担任郡守十年,在郡内威信很高,他害怕后燕国主慕容盛猜疑忌恨,因此几次被征召都不去。因为自己的家眷全在龙城,没有公开叛变,只是私下里招引北魏大军前来,答应统领全郡向北魏投降。他于是派遣信使跑到龙城去禀报,夸张辽西那里受到寇贼侵犯的形势。慕容盛说:“这一定是骗局。”把那个信使召来仔细审问,果然没有那么一回事。慕容盛把李朗的家人全部杀掉;丁酉(十四日),派遣辅国将军李旱前去讨伐。后燕辅国将军李旱,讨伐李朗行进到建安,后燕国主慕容盛把他紧急召回,大臣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。九月,辛未(十八日),又派他出征。李朗听说他的家眷全部被杀害,便集结二千多户居民,用以固守自己的城池,等到听说李旱突然回去,认为后燕国内部一定出现变化,所以不再设防,只是留下他的儿子李养据守令支,自己却去北平迎接北魏军。壬子(疑误),李旱袭击并攻破了令支,马上又派广威将军孟广平去追击李朗,在无终追上并把他杀了。

【解析】李朗为可能变化做出充分的准备,但是所做的一切,都被慕容盛一个小小的计谋彻底击败,“虚晃一枪”的手段,一下子就打乱了李朗的布局,我们来分析下这个政治计谋的高明之处。

1、李朗的成败得失

李朗在自己的地盘上做大做强,自认为会被上级猜忌,从而有了恐惧感。这个政治敏感度是非常对的。但是,面对这样的惊惧感,通常的策略就是贿赂领导身边的佞幸,多替自己美言,多给领导上缴好处。这样自保是没有问题的。而李朗选了一个非常冒险的路线,就是投敌,寻找新的靠山。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。最终李朗家族被全部诛杀。

2、慕容盛高妙手段

很多人不明白,既然李朗已经决定投靠北魏了,为什么还主动跑到龙城,去说北魏要打过来了,局势紧张?这样不会弄巧成拙?这个其实就是李朗的小心思。因为作为郡守手里是没有正规部队的,他需要让慕容盛给他派兵和支援粮草,这样就能够在手里控制一部分的兵员和战略物资,为以后的反叛打下物质基础。但是这个计谋被识破了。非但没有任何效果,立即让慕容盛诛杀了李朗的家人。

3、虚晃一枪的计谋

后燕主慕容盛,立即就派兵去围剿李朗。但是走到半途立即召回了大将李旱。这个虚晃一枪的计谋这个非常的高妙。李朗被识破之后,必然会做出强烈的反抗准备。毕竟李朗经营了十年的辽西,即使打赢,慕容盛也会有巨大的军事牺牲。而召回军队,达到了迷惑李朗的效果,让他没有准备。李朗自己脱离了经营十年的地盘。这时候,李旱果断进军偷袭成功,李朗半途就被追击而亡。

4、计谋的核心环节

当时所有人,都没看出慕容盛会忽然召回李旱的举动,是为什么。这就是布局的高明之处。这也是虚晃一枪策略的核心环节,其实也就是最为薄弱的环节,那就是保密,如果不能保密,这个计谋不能达到麻痹李朗的效果。正是这个保密的行为让李朗误以为,慕容盛内部出现了危机,这个危机正好是一个大好的机会。所以,也才诱导了李朗的出奔。

5、李朗的该如何做

李朗的错误有三个,首先是不懂得韬晦,直接不接受慕容盛的召见。这就必然传递出一种不服从的态度。让慕容盛内心并不相信李朗。其次,李朗派出传递消息的人,心理素质不过关,被慕容盛一吓,就什么真相都说了。最后就是被虚晃一枪的假动作所蒙蔽,自己撤掉了防备。他如果想真的想叛变,就要减少各种引起质疑的行为,搞突然袭击,把主动权放在手里攻其无备。

经过上述的分析,我们能够看出来,李朗的战略选择是对的,但是战术操作中败笔连连。而慕容盛作为高明的权谋家,虚晃一枪直接破掉了李朗的警觉防御。双方给我们最大的教训,就是在必然的决裂对立中,谁的假动作越多,谁就控制着战斗的主动权。尤其是故意露出马脚这种示弱、示错、示乱的行为,更能迷惑敌人,从而取得胜利!

标签: 虚晃一枪 假动作 警觉防御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