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历史上的平藩五策

2015-1-9 龙韬天下 权谋案例

在中国历史上,人口规模一直困扰着各代君王,封建历史进行了三种政治制度的尝试:分封制、郡县制及分封和郡县混合制,从汉朝开始一直采用混合制,这种方式存在着潜在的隐患:皇权和藩王之间的斗争,经笔者总结,历史上解决这种矛盾的方式,大体有五种:

 最好的一种是杯酒释兵权的方式

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,于公元961年,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、王审琦等宴饮,以高官厚禄为条件,解除其兵权,又于公元969年用同样的手段,罢王彦超、武行德、郭从义等节度使,可以说不用一兵一卒,既达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,又消除了藩镇割据的隐患。

其次是汉朝平定七国之乱的方式
      汉初刘邦在打天下时,为了联合一切可能的力量,大封异性王,后来逐一剿灭,然后封同姓王,中央排除丞相制衡,但是还是形成郡县与王国堆里的局面。文帝、景帝先后采用贾谊、晁错的建议,逐步削减各诸候国封地,公元前154年,吴王刘濞联合楚、赵、胶东、胶西、济南、淄等七国以清君侧为名,起兵造反,汉景帝派周亚夫率三十六将军,几万兵马,打了三个多月的时间,平定了叛乱。后来,汉武帝和主父偃通过推恩令才巧妙的解决了藩王的问题。

PS:贾谊建议汉文帝增加诸侯人数,减少每个诸侯的封地,这就是“众建诸侯而少其力”的主旨;晁错的办法是逐步削夺诸侯的封地,收归中央政府;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允许诸侯王把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,推恩令其实是师贾谊之智谋。

       再次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方式

      唐天宝之际,政治腐败,中央集权削弱,藩镇割据势力抬头。安禄山于公元755年,以讨杨国忠为名,自范阳率兵南下,很快就攻占了洛阳,自称大燕皇帝。第二年,唐军在潼关溃败,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。同时部将史思明也击败平原、常山的唐军,占有河北广大地区。唐玄宗匆忙南逃,走到马嵬驿,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,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,才肯继续起行,南下至四川。同时,太子李亨逃往灵武,在郭子仪、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,即皇帝位为唐肃宗。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,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。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,收复了长安和洛阳。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,重新攻陷洛阳,也称大燕皇帝,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。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,收复洛阳,史朝义自杀,这场持续了八年的「安史之乱」才告结束。

        然后是康熙平三藩

      康熙平三藩战争中,吴三桂十天占领云贵,是占了上风的,1674年便占领了整个长江以南和陕西四川甘肃,几乎是整个大半个中国。此时吴三桂只要一鼓作气夺下黄龙府,大清朝的灭亡就在1676年。此时吴三桂犯了一个错误,他给康熙写了一封信,说要划江而治。在休战期间,康熙皇帝调动全国的军事力量,向吴三桂扑来。另外,此时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又是一大错误,是自己撤掉了反清复明的旗帜。随后康熙大军摧枯拉朽平定了南方。

最差的是靖难之役
       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,藩王势力日益膨胀。他死后,孙子建文帝即位。建文帝采纳了齐秦和黄子澄的削藩建议,先后削了周、齐、湘、代、岷五王。1399年,燕王朱棣以讨齐、黄为名,起兵反抗,由于朱元璋通过各种方式把武将都杀完了,建文帝直接被朱棣给KO了,史称“靖难之役”。1402年,朱棣攻破京师,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。同年,朱棣即位,是为明成祖。

      龙韬天下曰:杯酒释兵权是最好的方式,谈笑间开宋朝三百年基业,其次是汉朝平齐国之乱,在探索中,与藩国有一定的军事斗争,但是损失并不大,推恩令和杯酒释兵权都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完美效果。再次是平安史之乱,巧妙地利用敌人内部的内部矛盾借刀杀人,曹操也是采纳郭嘉的计谋,等袁尚袁谭自相残杀时,一举平定北方,但是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重大的损失,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。然后是康熙削三藩,正面交锋差点丢掉了江山。最差的当然是靖难之变,皇帝不但削藩未成,反而丢掉了自己的皇位。正所谓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