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氏春秋的智慧:赏赐背后的权谋博弈

2018-5-11 Q帝 权谋分享

【出处】《吕氏春秋》不苟论

【案例晋文公将要伐邺,赵衰向文公提出了胜邺的方法。文公采纳了他的建议,果然取得了胜利,伐邺回来,文公准备赏赐他。赵衰说:“您是要赏赐根本呢,还是要赏赐末节呢?如果赏赐末节,那么有参战的将士在;如果赏赐根本,那么我的建议是从郤子虎那里听来的。”文公召见郤子虎,说:“赵衰提出了胜邺的方法,现在邺已被战胜,我要赏赐他,他说:‘我是从子虎那里听来的,请赏赐子虎。”,郤子虎说,“事情谈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而我只不过是个谈了几句话的人。”文公说;“你就不耍推辞了。”子虎不敢坚决推辞,这才接受了赏赐。凡是行赏,赏赐的范围应该越大越好,范围太,得到的帮助就多。如今子虎并不是直接进言的人,而仍然赏赐到他,这是疏远的人为君主竭尽才智的原因。晋文公在外流亡很久,回国后继承的又是大乱以后的残破局面,但仍能凭这种条件成就霸业,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!

【解析】赏赐本身是君主的当然权力,能够激励人才为自己奉献。但是如果不懂得一定的权术,会被下属窃取这个施恩的权力,从而让君主的赏赐失去了意义。权谋网详细分析下这个故事背后关于奖励的博弈和利害的计算:

1、赵衰推让属于自己的赏赐是有悖人性的。任何人都想在自己的领导面前争功,得到自己想要的赏赐,但是赵衰却对这些赏赐毫不动心,而且要把自己的功劳推给下面的将士和给自己的建议的郤子虎。这个举动,其实就是代表了赵衰的野心。他这个为下属和亲信争功的举动,会让下属有极大的好感,即使这个赏赐来自君主,也会被认为赵衰在中间起了重大的功劳。这些人,不会感恩君主,而是会感恩赵衰,这会让赵衰获得极大的人气。这也为什么以后三家分晋时候,赵家能够分那么多,完全是拉拢人心的结果。可以这么说,一个人一旦上位之后没有物欲。那么这个人就会有极大的政治野心。这个作为君主的就不能防。而反面来说,作为权臣,不断的为下属争取好处,其实这就是借花献佛的权谋,让君主的赏赐变成了自己对下属争取来的恩惠,达到窃取君恩的目的。

2、作为晋文公,面对赵衰的建议给郤子虎说了这样一段话“赵衰提出了胜邺的方法,现在邺已被战胜,我要赏赐他,他说:‘我是从子虎那里听来的,请赏赐子虎。”这完全是错误的。这无形中是把赏赐的恩情送给了赵衰。作为晋文公没有看到赵衰背后的权谋算计,晋文公正确的应该这样说“这次能够打赢邺城,尽管你没有当面给我出主意,但是我明白这是你的功劳,我要赏赐你。请你不要推辞。”这样就会把恩情放在自己手里,让郤子虎明白是晋文公能够明察秋毫不忘自己的功劳。另外这样的人才,晋文公就要直接提拔到自己身边来。因为这样智囊类的人物,不能让他留下赵衰手下,为赵衰出谋划策。因为奖励了郤子虎,如果还让他留在赵衰手下,只能让赵衰增强实力,提升他手下人的追随忠诚度。另外要注意对将士的赏赐,不然赵衰提出后,不赏,下面的人会怨恨君主。

3、晋文公的权力敏感度不高,但是如果他权术精通,赵衰就不能这样说话了,这样说,立即就会被领导处分,你小子想借机施私恩,你不想活了?那么如果赵衰面对是的精通权术的领导呢?他该如何做?正确的做法,就会立即谢恩,表现出非常高兴的状态。然后回去,把郤子虎叫过来,偷偷的说“这次伐邺成功,都是你的功劳,这些东西虽然是晋文公赏赐给我的,但是这些都属于你,请不要推辞。”一来,不让领导知道自己没有权力野心,二来不暴漏自己的人才,三是能够收服郤子虎的心。所以说,案例中赵衰的招法并不高明,一来欺负晋文公不太懂权术,二来会暴漏自己的人才,三是自己也是去了物质利益。案例中的评论是错误的,不是赏赐的范围,越大越好,而是要明白,赏赐的意义是让人才对自己感恩,能够继续死心塌地的为君主服务。

所以说,我们作为君主赏赐,一定不能让权臣窃取了施恩的机会,作为权臣也不能暴露自己的野心和自身的人才。只有大家明白赏赐背后的这些权力交锋,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赏赐。不然,作为老大,权力逐步的会转移到权臣手中,而权臣也会暴露野心,被高明的领导提前剪除。

标签: 赏赐权术 争功权术 赏赐手下

发表评论:


Powered by mou5.com sitemap